鏈€鏂板姩鎬?– 姝︽眽绁炲窞姘搁懌绉戞妧鏈夐檺鍏徃 //artxiyi.com 湖北武汉机房环境监控、武汉环境监控、机房环控、机房动环、UPS、精密空调、机房动力环境监控、智能视频监控、公共广播、视频会议、背景音乐系统、防盗报警、网络工程、机房建设、监控工?/description> Mon, 30 May 2022 12:27:59 +0000 zh-CN hourly 1 //wordpress.org/?v=5.9.3 //artxiyi.com/wp-content/uploads/2024/03/cropped-2024031008491927-32x32.png 鏈€鏂板姩鎬?– 姝︽眽绁炲窞姘搁懌绉戞妧鏈夐檺鍏徃 //artxiyi.com 32 32 鏈€鏂板姩鎬?– 姝︽眽绁炲窞姘搁懌绉戞妧鏈夐檺鍏徃 //artxiyi.com/news/587.html Mon, 30 May 2022 12:27:59 +0000 //artxiyi.com/?p=587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药品库房温湿度监控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药品经营环节中的药品质量监督控制不断科学化、对药品内在质量的有效保护也越来越落到实处;药品经营企业各类药品贮存库均应保持恒温。对每种药品,应按药品的温湿度监控要求将其存放于相应的库中?/div>
第一?企业应当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规范》)的要求,在储存药品的仓库中和运输冷藏、冷冻药品的设备中配备温湿度监测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对药品储存过程的温湿度状况和冷藏、冷冻药品运输过程的温度状况进行实时自动监测和记录,有效防范储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影响药品质量安全的各类风险,确保储存和运输过程的药品质量?/div>
第二?系统由测点终端、管理主机、不间断电源以及相关软件等组成。各测点终端能够对周边环境温湿度进行实时数据的采集、传送和报警;管理主机可对各测点终端监测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记录,并具有报警功能?/div>
第三?系统温湿度数据的测定标准值应当按照《规范》第八十五条有关规定设定?/div>
第四?系统温湿度测量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测量范围在0℃~40℃之间,温度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5℃;
(二)测量范围在?5℃~0℃之间,温度的最大允许误差为±1.0℃;
(三)相对湿度的最大允许误差为±3%RH?/div>
第五?系统应当自动地对药品储存运输过程中的温湿度环境进行不间断监测和记录。系统应当至少每?分钟更新一次测点温湿度数据,储存过程中至少每隔30分钟自动记录一次实时温湿度数据,运输过程中至少每隔5分钟自动记录一次实时温度数据。当监测的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时,系统应当至少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实时温湿度数据?/div>
第六?当监测的温湿度数据达到设定的临界值或者超出规定范围,以及系统发生供电中断等情况,系统应当能够实现就地和在指定地点进行声光报警,同时采取短信通讯等方式对不少?名指定人员报警?/div>
第七?系统各测点终端采集的监测数据应当真实、完整、准确、有效?/div>
(一)测点终端采集的数据应当通过网络自动传送到管理主机进行处理和记录,并采用可靠的方式进行数据保存,确保不会丢失和不被改动?/div>
(二)系统应当具有对记录数据不可更改、删除的功能,不得设置反向导入数据的功能?/div>
(三)系统不得对用户开放温湿度校正参数调整功能,防止用户随意调整校正参数造成监测数据失真?/div>
第八?企业应当对监测数据采用安全、可靠的方式按日备份,备份数据应当存放在安全场所,数据保存时限符合《规范》第四十二条的要求?/div>
第九?系统应当与企业计算机系统进行连接,自动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数据,可以通过计算机终端进行实时数据查询和历史数据查询?/div>
第十?系统应当有应急保障措施,可以独立地不间断运行,不能因供电中断、计算机关闭或故障等因素影响系统正常运行或造成数据丢失?/div>
第十一?系统应当保持独立、安全运行,不得与温湿度调控设施、设备联动,防止温湿度调控设施、设备异常导致系统故障的风险?/div>
第十二条 药品仓库、运输设备中安装的测点终端数量及位置应当能够准确反映温湿度的实际状况。企业应当对储存设施的测点安装方案进行测试和确认,对冷藏、冷冻储存及运输设施设备的测点终端安装方案进行验证?/div>
第十三条 药品库房或仓间安装的测点终端数量及位置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每一独立的药品库房或仓间至少安装2个测点终端?/div>
(二)平面仓库每300平方米面积至少安?个监测终端,每增?00平方米面积至少增?个测点终端,不足300平方米的?00平方米计算?平面仓库测点终端安装的位置不得低于药品货架或药品堆码垛高度的2/3位置?/div>
(三)高架仓库或全自动立体仓库的货架层高?.5米至8米之间的,每300平方米面积至少安?个测点终端,并均匀分布在货架上、下位置;货架层高在8米以上的,每300平方米面积至少安?个测点终端,并均匀分布在货架的上、中、下位置;不?00平方米的?00平方米计算? 高架仓库或全自动立体仓库上层测点终端安装的位置,不得低于最上层货架存放药品的最高位置?/div>
(四)储存冷藏、冷冻药品仓库测点终端的安装数量,应当符合本条上述各项的要求,其计算安装数量的单位按?00平方米面积计算?/div>
第十四条 每台独立的冷藏、冷冻药品运输车辆或车厢,安装的温度测点终端数量不得少于2个。车厢容积超?0立方米的,每增加20立方米至少增?个测点终端,不足20立方米的?0立方米计算? 每台冷藏箱或保温箱至少应当放置一个可移动的测点终端?/div>
第十五条 测点终端的安装布点位置应当考虑仓库的结构、出风口、门窗、散热器分布等因素,防止因安装位置不合理而影响对环境温湿度监测的准确性?/div>
第十六条 测点终端应当安装牢固、位置合理,可有效防止储运设备作业及人员活动对监测设备造成影响或损坏,测点终端的安装位置不得随意调整?/div>
第十七条 企业应当对测点终端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校准,对系统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并建立档案?/div>
第十八条 系统应当能满足相关部门实施在线远程监管的条件?/div>
第十九条 承担药品委托储存及配送的企业,应当符合本附录的各项规定。委托药品运输的企业,应当按照《规范》及本附录的要求,对拟委托企业进行质量保障能力的审核,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委托运输?/div>
药品储存库房或仓间需验证的项目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温度分布特性的测试与分析,分析超过规定的温度限度的位置或区域,确定适宜药品存放的安全位置及区域? 2.温控设施运行参数及使用状况测试; 3.温控系统配置的温度监测点参数及安装位置确认;4.根据操作实际状况测定开门作业对库房温度分布及变化的影响?.断电状况测试实验,确定设备故障或外部供电中断的状况下仓库保温情况及变化趋势分析;6.每年应当至少做两次本地区极端外部环境的高温和低温条件下,保温效果验证?.库房新投入使用前或改造后应当进行空载验证,定期验证时应当做满载测试验证?/div> ]]> 鏈€鏂板姩鎬?– 姝︽眽绁炲窞姘搁懌绉戞妧鏈夐檺鍏徃 //artxiyi.com/news/586.html Mon, 30 May 2022 12:27:22 +0000 //artxiyi.com/?p=586 传感器电路的设计方法因人而异,可以有各种具体的实施路径。通常的设计方法和内容有如下各项:
  (1)提出设计任务——根据传感器的类型及输出特性、后续电路的输入要求和使用环境等,提出和确定传感器电路需实现的功能和所要达到的技术指标,如信号变换功能、放大倍数、准确度、动特性、尺寸、稳定性和可靠性等定量的技术指标?/div>
  (2)确定电路结构形式——根据对电路性能指标的要求确定电路的结构形式,如用单端输入还是差动输入、电路由几部分组成等等。设计时,一般先确定主电路部分,再确定附加功能电路,画出方框图,再具体设计各方框图中的具体内容?/div>
  (3)误差分配——根据电路总的准确度,对组成电路的各部分进行误差分配。分配的原则是:按实现准确度高低的难易程度和成本进行分配,即容易实现准确度高的部分,误差分配得小一?难以实现准确度高或能实现准确度高但会使成本很高的部分,误差分配得大一些。误差分配之后,再进行误差综合,使其不超过总误差要求?/div>
  (4) 参数估算——在进行完结构设计和误差分配之后,需对各组成部分进行电路参数估算,如放大倍数、需要的元器件参数等,对元器件提出确切的定量性能指标要求?/div>
  (5)抗电磁和温度干扰设计——为提高电路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电路中要有抗电磁干扰措施和抗环境温度变化的措施?/div>
  (6)选择元器件——根据电路参数估算和总体性能指标要求,选择各部分电路的元器件,包括规格型号、级别、生产厂家等,并列出元件表?/div>
  (7)电路的组装——按照设计的电路进行组装与调试。其方法可以是由前向后、也可以是由后向前组装。不管是哪种方法,均应是分级进行,一部分组装无误、工作正常后,再组装下一部分,这样做便于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提高工作效率?/div>
  (8)性能测试与分析——电路组装完毕且能正常工作后,需要进行性能测试。性能测试要取得足够进行统计分析的数据。性能测试的条件要模拟实际的使用环境或进行环境例行实验(如高温、低温,电磁干扰、振动等)。对测试的结果进行性能指标的分析并与设计指标进行比较?/div>
  (9)电路改进——对于没有完全达到设计要求的电路,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进。改进后的电路还要进行性能测试和分析,直到达到要求为止?/div>
  (10)设计PCB图——对于已达到设计要求的电路,要设计图、制作印制电路板,在印制电路板上组装元器件,制作成可供实际使用的电路板?/div> ]]> 鏈€鏂板姩鎬?– 姝︽眽绁炲窞姘搁懌绉戞妧鏈夐檺鍏徃 //artxiyi.com/news/585.html Mon, 30 May 2022 12:26:45 +0000 //artxiyi.com/?p=585 这年头,在更高像素需求和更高密度透光率的镜头镜片的市场需求不断刺激下,从百万像素镜头逐渐过渡?00万?00万乃?00万像素的高清百万像素镜头已势不可挡?br /> 从各大厂商的表现来看,高清百万像素镜头已经逐渐开始普及,高清镜头市场比例近年有加速的趋势,用户的反馈也比较不错。在未来3-5年内,百万高清监控镜头将拥有理想的市场反应?br /> 什么是百万高清监控摄像机?
传统模拟摄像机是无法满足高清图像采集需求,高清已经成为当今视频监控的发展主流。要实现高清视频监控,离不开高清摄像机,因此,百万像素高清网络摄像产品应运而生?br /> 百万像素高清摄像机的出现,为高清监控方案的实现奠定了基础,那么何为百万像素高清摄像机呢?     百万像素高清摄像机,指基于IP网络传输的高清摄像机。以一般的高清网络摄像机构成为例介绍,从前往后依次包括镜头、红外截止滤光片、图像传感器、时钟同步与图像处理编码压缩主板、电源及I/O网络接口板?br /> 在所有的构成部件中,最为关键的是图像传感器,其指标优秀与否直接影响到高清网络摄像机画面效果。目前市场上大多数高清网络摄像机均采用CMOS作为感光元件,但与CCD传感器相比,其在高清网络摄像机上的应用具有优势?br /> 三大技术支持实现高清百?br /> 百万像素镜头相对于普通镜头,无论是光学设计,还是镜片材料、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检测手段等方面要求更高。实现摄像机高清百万像素离不开ED技术、ASP非球面技术、IRCoating多层镀膜技术鼎力支持?br /> ED超低色散镜片还原图像“本色?br /> 由于可见?红、蓝、绿)之间不同颜色波长不同,经过光学镜片折射率也不同,无法汇聚在同一平面位置,尤其是在长焦距的望远镜头上,波长长短不一。红、蓝色容易造成明显色散,对影像锐利度及色彩鲜明度产生很大影响。ED(Extra-lowDispersion)镜片的出现能很好的改变此类问题?br /> 选用ED超低色散镜片,可减少色差,并可确保各类波长的光线实际对焦于同一点。因此会产生明暗对比强烈但几乎没有颜色失真的影像,让监控画面还原“本色”?br /> 当然,除此之外,采用ED玻璃更大的一个作用是矫正色散,这可以使镜头的红外效果得到大大提升,白天、黑夜都能达?00万像素的高清效果。由于ED玻璃加工困难,成本昂贵,ED镜片的使用依然是在包括超音速在内的主流镜头厂商中?br /> 三大技术支持实现高清百?br /> ASP非球面技术成就画质清晰细?br /> 非球面镜片技术是百万高清镜头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它也是镜头获得高清效果的重要保证。传统的球面镜片具有球面像差的先天缺陷,从而带来了无法克服的光斑现象,极大影响成像质量?br /> 非球面镜片,使光线经过高次曲面的折射,就可以把光线精确地聚焦于一点。非球面的设计,修正了影像不清,视界歪曲、视野狭小等不良现象,使成像更清晰、细腻?br /> IRCoating多层镀膜技术提升通光?br /> 镜头为什么需要镀膜?因为任何物体对光线都有反射作用,连无色透明的玻璃也不例外,差别在于光线的角度是否会形成反射效果。理想的镜片透光情况是光线能够完全透过镜头,并完整的在CCD上聚焦。百万高清CCTV镜头较于普通CCTV镜头技术要求更加严格。使用多层镀膜技术可实现防光线反射,促进光线增透,提升镜头的整体通光量,最终提高成像质量?br /> 有合理和优秀的镜头材质,一款品质较好的镜头就成功了一半。但要想彻底打造一款性能优异的镜头,除了材质上下功夫,镜头本身的技术是否过硬绝对是取胜之王道?br /> 金融行业百万高清监控选型要点
随着百万高清监控的应用越来越广,金融安防作为主六安防应用的重要场所之一,其选型问题不可忽视。为此,在这里为大家介绍金融行业IP高清摄像机选型要点?br /> 要点一:高清化指标居于首位
在现实中,无论是银行大门口的监控还是柜员、金库、ATM使用的IPC,高清化已经成为整个金融行业越来越迫切的需求。这里所说的高清化,不仅仅指IPC的清晰度,同时还包括IPC的色彩还原以及图像的连续性等指标?br /> 从清晰度的角度来分析,无论上述哪个应用场景,IPC的清晰度至少要达?20P。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最大限度看清监控对象。比如柜台监控能够看清票面特征和储户的面部细节,为事后的取证提供有力的保障。从色彩还原度而言,IPC要具有还原钞票和画面细节色彩的能力,甚至在低照度的情况下,也具有出色的色彩还原能力。另外,监控画面的连续性也非常重要,要使画面没有卡顿和跳帧现象,IPC的帧率必须能至少达到25?S,才能保证看清柜员的一系列操作,甚至是夜间监控能够看清楚快速移动的物体。   ?要点二:宽动态图像效果必不可?br /> 银行监控,尤其是大门口的监控,在白天的时候,日光比较强,门内光线相对较弱,如果要能够看清从外面进来的人脸,就需要摄像机具备出色的Sensor宽动态效果。而且这种宽动态的范围至少要达?20db,宽动态帧数也是越高越?至少2??br /> 宽动态图像效果必不可?br /> 在IPC诞生初期,宽动态效果普遍不如传统的模拟摄像机,但是近些年随着Sensor厂商技术的发展,以及各个IPC厂商在这个基础上不断的改进自己的软件算法,宽动态效果问题可以说已经得到了完美的解决?br /> 要点三:智能化监控日益重?br /> 目前,前端智能型IPC在银行的自助银行监控中使用的比较多,主要使用的功能有自动识别非法读卡器、区域人员计数、斗殴检测、徘?停留检测等功能。另外,对于室外的监控,越来越多的银行还需要IPC具有自动报警以及透雾模式、走廊模式等智能化功能。尤其是目前,许多城市的雾霾情况日益严重,IPC如果不具有透雾功能,甚至都不能满足在白天的室外监控需求?br /> 要点四:关注低码流网络传?br /> 当前各大银行的安防系统大多已经实现了高清化网络化架构。对于高清监控信息也要求能实现高清传输。从IPC的现实需求看,目?20P的MainProfile可以做到3-4M?080P的MainProfile可以做到5-6M,如果采用HighProfile技术,720P能够做到1-2M?080P可以做到3-4M。但是这种码流对于目前的银行网络来说,还是有比较大的压力的,银行在选择相关IPC产品时,更多的需要IPC具有出色的低码流稳定传输的表现,图像的压缩标准也能达到H.265,尽可能降低对网络的压力?br /> 而在这方面,比如采用H.264,在网络传输控制中,拥有平稳的码流控制以及良好的延时表现,降低了对网络带宽的占用量,可提供实时、顺畅的视频流。经码流软件检测得知,保持视频参数不变,将网络带宽限制?Mbps,可达到实时码流约为5.9Mbps。在不同的网络带宽限制下,该款产品的网络传输始终控制精准,并达到画面传输的最佳效果?br /> 对于目前国内各大金融机构来说,只要掌握以上四点原则,基本上就能满足当前甚至未来的IPC应用需求。同时,鉴于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城市还没有出台相应的银行应用IPC的标准,银行用户在选择IPC产品时,更多的还应该选择市场上已经具有成功应用案例的厂商?/p> ]]>
鏈€鏂板姩鎬?– 姝︽眽绁炲窞姘搁懌绉戞妧鏈夐檺鍏徃 //artxiyi.com/news/584.html Mon, 30 May 2022 12:26:21 +0000 //artxiyi.com/?p=584 在目前的红外摄像?/strong>分为两种,一种是被动红外技术,一种是主动红外技术。被动红外技术主要利用物体的0℃~273℃以上都有红外光发射的原理,对其进行夜间拍摄。而主动的红外摄像技术却是依赖外来的光源支持如上面所提到的红外灯等设备。利用摄像机的CCD图像传感器可以感慨感染红外光的光谱特性,即可以感慨感染可见光,也可以感慨感染红外光,从而实现夜视频监控?br /> 一款优秀的红外摄像机的镜头固然是夜视镜头,但其F值一定要小,F值越小其夜视效果越好,这里在选购时一定要留意。而对于红外灯而言,其内的学问就比较大了?br /> 因为其影响着红外摄像机的成像效果,所以在看一款红外摄像机时,必先了解其红外灯。现在的红外摄像机中一般是采用单芯片LED红外灯或多芯片LED红外灯还有一种就是卤素灯,说白了多芯片LED红外灯就是为了弥补单芯片红外灯的能力题目,将更多的芯片集合在一起,使其照射间隔更远。而卤素灯的发光功率非常强盛,当然耗电量以及发烧也会相对比较大,所以本钱比较高?br /> 目前红外摄像?/strong>中的红外灯照射间隔跟天色、环境和附近的反光率息息相关。其相对的数值照射间隔有?0W=5?5?50W=15?0?300W=80?20

]]>
纳税评估风险自查:不重视大数据下的纳税评?/title> <link>//artxiyi.com/news/583.html</link> <dc:creator><![CDATA[管理员]]></dc:creator> <pubDate>Mon, 30 May 2022 12:25:49 +0000</pubDate> <category><![CDATA[最新动态]]></category> <guid isPermaLink="false">//artxiyi.com/?p=583</guid> <description><![CDATA[国税总局?015?月开始实施《推进税务稽查随机抽查实施方案》, 将税务稽查随机抽查结果纳入纳税信用和社会?[…]]]></description> <content:encoded><![CDATA[<p>国税总局?015?月开始实施《推进税务稽查随机抽查实施方案》, 将税务稽查随机抽查结果纳入纳税信用和社会信用记录,按规定推送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和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平台,与相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以及刚刚上马的金税三?五证合一+个人税号+国地税联合稽?税收实名制……将严重税收违法行为列入税收违法“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让失信者一处违法、处处受限?/p> <p><strong>一、税务局纳税评估依据的经营信息是谁提供的?/strong></p> <p>1.“一户式”存储的纳税人财务信息是谁在什么环节提供的?/p> 笔者为你一语道破:是纳税人自己提供的,具体说是企业财务部门提供的!不是吗?下列财务信息不就是我们财务人员根据主管税务机关的需要填报的吗? <p>?)纳税人税务登记的基本情况;其中,包括了注册资本.投资人及投资方式;会计核算办法等资料?/p> <p>?)各项核定、认定、减免缓抵退税审批事项的结果?/p> <p>?)纳税人申报纳税资料?/p> <p>?)纳税人申报财务会计报表?/p> <p>?)税务机关要求纳税人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例如,企业职工花名册.企业工资制度规定文件;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施工立项批复相关文件等?/p> <p>?)增值税交叉稽核系统各类票证比对结果等?/p> <p>2.税务纳税评估依据的经营信息又是谁在什么环节提供的?/p> <p>主管税务机关的税务管理员在对纳税人进行日常管理时,要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实际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p> ?)生产经营规模、产销量; ?)工艺流程; <p>?)成本、费用、能耗、物耗情况等?/p> <p>?)各类与税收相关的数据信息?/p> <p>上述企业经营信息不就是财务部门在向主管税务机关填报税源调查表或被主管税务机关纳税评估约谈时企业相关人员提供的吗?例如,制造行业一般每个年度都要向主管税务机关填报“生产耗用电量登记表”?/p> 3.纳税评估与宏观经济信息及地区.行业相关经济信息有关联吗? 笔者告诉你:税务评估利用的宏观税收分析数据.行业税负的监控数据是对你的企业纳税评估的两面镜子!不信,你看看主管税务机关对你企业纳税评估的简要流程,你就会焕然大悟! 第一步,对纳税人申报纳税资料进行案头的初步审核比对,以确定进一步评估分析的方向和重点; <p>第二步,通过各项指标与相关数据的测算,设置相应的预警值,将纳税人的申报数据与预警值相比较?/p> <p>第三步,将纳税人申报数据与财务会计报表数据进行比较、与同行业相关数据或类似行业同期相关数据进行横向比较?/p> 第四步,将纳税人申报数据与历史同期相关数据进行纵向比较; <p>第五步,根据不同税种之间的关联性和钩稽关系,参照相关预警值进行税种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分析纳税人应纳相关税种的异常变化?/p> <p>第六步,应用税收管理员日常管理中所掌握的情况和积累的经验,将纳税人申报情况与其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相对照,分析其合理性,以确定纳税人申报纳税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通过对纳税人生产经营结构,主要产品能耗、物耗等生产经营要素的当期数据、历史平均数据、同行业平均数据以及其他相关经济指标进行比较,推测纳税人实际纳税能力?/p> <p><strong>二、不重视大数据下的纳税评估,会经?“自己配药给自己吃””毒死”的是企业财务和法人代表,不是别人?/strong></p> <p>笔者在前面大篇幅讲解了税务纳税评估依据的经营信息的来源及纳税评估的简要程序,一定会使你理解“纳税人的纳税行为对税务纳税评估的关系式”。如果你作为企业的老总或财务负责人还不理解,笔者再以案例向你预警?/p> <p>某省国税局?015年对全省区域内的税纳税人2012年至2014年期间的增值税缴纳情况进行专项稽查。该区域一县级市的某代账会计所服务?个企业被抽查到。为什么我服务3家企业,就被抽查?家化工贸易公司?莫非主管税务机关要找我毛病?为什?013年增值税税负低于同行业比例列为疑点,2014年增值税税负高于同行业比例也是问题呢?她对此不理解。该代账会计服务的公司是被该省国税税务稽查系统随机抽查到的。最后,经过主管税务人员现场稽查确认:被抽查2家贸易公?013年增值税税负低于同行业平均税负,是通过虚假购进增值税发票进行抵扣造成的;2014年增值税税负高于同行业平均税负,是对外虚开增值税发票造成的。问题被税务机关准确抓到,该代账会计瞠目结舌?/p> <p><strong>来个小结吧~</strong></p> <p>就目前纳税人中存在的“税务纳税评估与己无关”论,从税务纳税评估的意义。纳税评估的依据与流程进行了讲解,旨在让企业经营者和财务管理人员提高纳税遵从意识,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规避纳税风险?/p> ]]></content:encoded> </item> <item> <title>运用数据分析系统防范税收管理风险的研?/title> <link>//artxiyi.com/news/582.html</link> <dc:creator><![CDATA[管理员]]></dc:creator> <pubDate>Mon, 30 May 2022 12:25:20 +0000</pubDate> <category><![CDATA[最新动态]]></category> <guid isPermaLink="false">//artxiyi.com/?p=582</guid> <description><![CDATA[数据分析系统的广泛应用,为我国税收全面数据化管理铺平了道路。运用数据分析系统,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税收管理风险, […]]]></description> <content:encoded><![CDATA[<p>数据分析系统的广泛应用,为我国税收全面数据化管理铺平了道路。运用数据分析系统,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税收管理风险,提升税源管理质效,推进信息管税,实现税收管理模式的思想观念、制度机制、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上的创新,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利用数据分析系统防范税收风险是一个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前瞻性的课题,必将引起各级税务机关和领导的高度关注和重视?/p> <p>一、税收数据分析系统的功能与作?/p> <p>(一)税收数据分析系统的四大功能?/p> <p>分析识别功能。风险识别是税收风险管理基础,系统设计主要基于管理目标规划,寻找税收风险发生的可能领域,通过预先设计的风险指标和权重,科学判断和识别税收风险发生的具体目标,指向特定的具有税收遵从风险的对象。风险分析识别的主要路径包括:宏观或战略层面和微观或操作运行层面的风险分析识别。宏观风险识别侧重于对不遵从风险行为发生的主要区域、行业等,为微观风险识别提供导向。微观风险分析识别侧重于税收管理的实际操作过程,以相似特征分?包括按规模、按税种、按行业、按法律结构、按企业存续的年份等)的纳税人有利于更精确地对遵从风险进行识别和分类,发现逃税的新趋势或新形式,归纳出税收风险发生的规律性?/p> <p>等级排序功能。系统兼顾地域、行业或规模上的差异,遵循普遍性、严谨性和灵活性原则,合理确定统一的风险等级指标。并根据风险特征指标计算、检索出的风险纳税人,按照一定的规则、标准,计算纳税人风险度,确定纳税人风险等级。风险等级按照风险度分为三级,一级为高度风险,与风险预警指标严重偏离,初步判断存在偷税嫌疑;二级中度风险,与风险预警指标偏离较大,可能申报不实;三级为一般风险,与风险预警指标有一定偏离,可能存在一定问题?/p> <p>风险预警功能。经过分析识别和等级排序,将征管工作中可能存在征管风险和执法风险的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分别标注、揭示出来,并使风险指标具体落实到单位、部门、税收管理员和纳税人。当某项工作指标达到风险警戒值时,向所涉及的单位、管理员推送预警信息。风险应对部门根据纳税人不同的税收风险等级,按照一定的规则和风险应对预案,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防范、控制和化解税收风险。应对措施主要包括对一级、二级、三级风险分别采取移送稽查、约谈评估、调查核实等分类应对措施?/p> <p>辅助决策功能。通过对风险管理运行状况进行的总结、回顾和评价,科学估价风险分析识别的针对性,风险等级排序的准确性,风险应对措施的有效?包括风险应对的收益、同行业、规模等收入历史对比和未来收入前瞻性分析、纳税遵从程度、违法违章比例以及资源配置状况,税源管理策略、数据信息来源等),不断探究风险管理收益和效率,检测工作情况和效果,摸索风险管理规律,并依据处理情况对同类地区、同类行业的管理风险制定应对措施办法。全面系统地保存大量的信?并能迅速地查询与综?使各级领导和业务主管部门进行科学决策有了符合征管实际的科学依据,进一步带动了领导思维和工作方式的转变?/p> <p>(二)税收数据分析系统的作用?/p> <p>1、为税收风险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资?/p> <p>完整、准确的数据是加强税收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涉税数据的风险管理需要系统数据分析来实施,对涉税数据进行“统一采集、统一审计、统一管理”,从源头上提升数据分析的质量。利用大集中的回流数据库,获取纳税人的各项基础信息和申报信息;依托税收征管保障平台,与政府相关部门加强信息交换,及时获取纳税人有关的涉税信息;从目前使用的税控系统中获取信息,定期从税控系统中抽取纳税人开票信息;利用企业财务数据采集软件自动获得纳税人的财务信息,并形成上传税务机关的各种财务报表和申报表,实现财务信息采集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的准确性。在获取了大量的信息后,数据分析机构可对取得的信息进行审计和逻辑校验,修改和剔除错误信息,并将加工后的信息实行统一管理,提升数据质量?/p> 2、为税收风险管理风险测算提供数据支持 <p>“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四位一体互动机制,是数据分析全面导入税收风险管理的具体内容,涵盖数据分析、税源管理和税务稽查的工作流,并以此为载体,在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四个环节中高效运行。数据分析着力对纳税人涉税事项的风险测算和预警,也对税务系统内部门间的横向联络和沟通,确保信息管税工作机制的顺利运行,拓展信息管税成果的运用。税收风险预警,就是利用数据分析所产生的临界数值,提醒办税人员有风险存在,便于对税源加强监控、防止税款流失。同时也警戒和提示企业和纳税人遵守税? 达到超前解决和化解税收风险。风险管理,是把税收风险管理理念作为信息管税的先导,以科学的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持,专门设计开发了“税收风险管理系统”,系统在功能上凸显税收征管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在操作上注重加强税源监控、强化风险测算和风险预警,以期达到防止税款流失的目的。该系统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和要求,对涉及税收风险的数据采集、风险测算、风险发布、风险应对和结果考核等环节实行统一管理,全部信息以工作流的形式在各部门之间流动。税收风险控制系统的成功上线,为信息管税与风险管理提供了可靠的运行平台。把数据分析作为税收管理的核心定位,在信息管税链条上,数据分析是税源管理和税务稽查的继后流程,后者接受数据分析的指令,对管理机构的日常评估、催报催缴和稽查的选案,都由数据分析发起,基层税务机关在未接到数据分析指令的情况下,不得与纳税人直接接触,达到“无疑点不评估,无线索不稽查”。在工作模式上,严格控制风险管理流程推送,承担风险测算人员无明确的风险点不推送,纳税评估人员未接收任务不评估,从严控制管理员下户频次,促使管理员提高约谈和评估质量,从机制上规范了管理员的“下户”行为,实现“有针对性的评估”?/p> 3、提供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的支撑平台 <p>通过设立专业的数据分析岗位,充分利用信息与业务相融合的人才优势,成立小规模的税源分析团队,集数据分析与税收业务的两股优势,从而扭转了执法过程中的管业务不占有数据、不具备数据分析能力,管数据的不具备业务管理能力的局面,将“死数据变成为活信息”,改变长期以来“有数据的人不分析,想分析的人没数据”的历史。在角色定位上,充分发挥数据分析的决策参谋作用,加强税收关联性分析,构建分行业的税收经济模型,通过税收指标与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实际税负与法定税负、个体税负及所属行业平均税负、不同地区间宏观税负的差异,揭示地区、行业、企业间税负的动态变化,加强重点税源监控分析,测算发布行业税负和预警标准,及时发现征管漏洞,实施税收预警;加强税收弹性分析,通过宏观指标的计算与分析,进一步解决好税种、税目、行业及企业等分量分析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深挖税收收入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根源,确保收入安全、税收稳定增?以最小的成本实现税收收入的最大化,为领导税收征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p> <p>4、为税收财会核算风险控制提供技术保障?/p> <p>实践表明,数据分析系统在信息管税中,对于提升税收管理的质效、提高执法公正、依法行政工作水平具有强大的推动力(税收执法风险控制待补充),只要借助数据分析信息管税的科技翅膀,就能在革除陈旧税收管理模式上有所作为。同时,也是我们加强税务机关内部财务管理,防范财会核算风险具有重要作用:(1)统一了报表生成方式和行业税收分析口径。取消基层层层上报生成,统一由数据分析局采集加工生成,减轻基层负担,提升报表质量。税政部门所需的行业税收分析相关指标和数据,管理机构也不再填报,直接由税政部门将需求提交至数据分析,由数据分析局利用数据大集中的回流数据直接分析生成?2)将税收计划编制和计会统工作向数据分析转移。将税收计划编制和计会统工作向数据分析局转移。数据分析局通过强化地区税源的宏观分析,建立税收增长测算数学模型,并据此制定科学的税收计划,分解落实到各县(区)局,并对各地税收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管理,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将税收计划编制和计会统工作从原先的计划财务部门剥离到数据分析局,可以提高税收计划编制的科学性,使税收计划的编制更具说服力?3)推进重点税源管理和分行业税源管理方式变革,提升征管质效,促进税收公平。建立健全大企业风险内控机制。依托现有的重点税源直报系统,开发和继续拓展数据分析功能,建设省级定点联系企业涉税信息数据库。对定点联系企业进行税务风险测评,向企业提出税务风险管理建议,强化对企业集团整体和分支机构的税源监控和综合分析,明确各层级相应职责,实现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的信息共享。根据行业特点,在行业集中度较高的石油石化、银行、通讯、电力、烟草企业中实施行业管理,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全面收集行业涉税信息,逐步建立各行业主要业务板块的税收风险评估模型?/p> <p>二、运用数据分析系统进行风险控制的实践与成?/p> <p>(一)运用数据分析系统进行风险控制的实践?/p> <p>风险识别。以内部和外部传递数据为基础,根据风险规则、风险指标进行比对分析,识别税收风险。风险识别的疑点问题保存在风险库中,供风险管理使用。实践中,数据分析部门对导入税收风险管理系统的数据应及时进行信息比对,并按财务指标、税额比率、税额差异和税收保障四类指标进行风险测算,并生成风险信息?/p> <p>风险推送。根据风险的类别、预警等级,分别把风险信息推送到风险应对部门。可以是纳税评估部门,也可以根据风险预警等级直接推送到税务稽查部门。实践中,数据分析部门于次月将生成的风险信息通过税收风险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发布。并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推送管理分局或稽查局。同时,对逾期未申报(含财务报表)、未入库的纳税人信息,于申报期结束后2日内产生催报催缴提醒清单,并推送税收管理员?/p> <p>风险处理:风险应对部门通过对风险估计和评价,把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严重程度以及其它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以及控制措施采取到什么程度。实践中,管理部门自接收税收风险管理系统发布的风险信息后,于20日内完成相关评估或调查任务,并按要求填写相关表证单书,汇总归档。因故不能按期完成的,在系统中提请批准后可延期,但延期不超过10天。管理员自接收催报催缴提醒清单后,于5日内通知纳税人申报、缴纳税款。在评估或调查中,管理员按《税收征管法》等有关规定采取责令期限改正、发票停限供、行政处罚、税收保全、强制执行等措施?/p> <p>风险监控:通过对风险识别、估计、评价、处理全过程的监视和控制,及时发现新出现的或性质随着时间的推延而发生变化的风险,重新进行识别、估计、评价和处理。实践中,数据分析部门和风险应对部门通过监控税收生产活动的进展和环境,核对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的实际效果是否与预见相同,寻找机会改善和细化风险控制计划,实时提出反馈信息,以便将来的决策更加符合实际?/p> <p>税务数据分析机构及职能设置。由信息数据管理部门通过数据分析,向管理分局推送涉税疑点信息实施纳税评估,成立专职数据分析局,负责数据采集归口管理。依托税收征管保障网络,与政府部门互动与协作,获取第三方信息;对纳税人申报信息的采集,重点通过自行研发的财务报表采集系统实现对网上申报纳税人财务信息的自动采集;利用省级大集中系统回流数据提取、挖掘户管基础信息、发票管理信息和税源监控信息等?/p> <p>分行业税收经济模型构建。通过税收指标与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实际税负与法定税负、个体税负及所属行业平均税负、不同地区间宏观税负的差异,揭示地区、行业、企业间税负的动态变化,加强重点税源监控分析,测算发布行业税负和预警标准,及时发现征管漏洞,实施税收预警;通过宏观指标的计算与分析,进一步从税种、税目、行业及企业等分量分析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深挖税收收入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根源?/p> <p>税收风险管理系统设置。建立财务指标类14个、税收负担类16个、税额差异类31个。纳税人涉税风险的分析,由系统对各类风险进行量化考评分析,对涉税风险按风险程度进行科学排序,并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引入工作流技术,将风险信息推送税源管理部门进行处置,并加强流程管理和跟踪监督?/p> <p>运用数据分析系统风险控制流程。信息采集涉税数据主要来自于大集中系统内部数据、税控装置数据、举报信息和税收征管保障网络保障平台传递数据。实践中,由数据分析部门每月定期将相关的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导入风险管理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审核校验,并将校验通过的数据导入税收风险管理系统进行再加工?/p> (二)运用数据分析系统施行风险控制的成效 <p>执法过错减少。运用数据分析系统,通过建立信息采集、交换、查询和应用机制,有利于加强内部风险点的挖掘和应用。同时,还将风险管理纳入目标管理的部门考核,对管理对象实现了数字化、信息化监控,税务管理自查自纠和持续改进的能力明显提高?/p> <p>权力得到制约。运用数据分析系统对税收风险进行识别和推送,将选案权与评估权、检查权相分离,降低了选取风险疑点对人工的依赖,有效规避了风险识别环节中可能出现的人为因素。同时,数据分析系统强化了对风险识别、估计、评价、处理全过程各节点的监控,实现了税收征管各环节的科学“分权”,实现了税收管理员职能从“管户”到“管事”的转变,客观上起到了巩固廉政防线、保护税务干部的作用?/p> <p>效率显著提升。数据分析系统的运用,实现了传统税源管理模式的三个转变:一是数据的浅层次应用向深度加工利用转变,基层分局根据推送的预警信息调整工作重点,指导基层更好开展征管和服务;二是任务的分散处理向集中管理转变,由数据分析部门统一任务下发的“出口”,避免了“单兵作战”和“零敲碎打”;三是监控的不定期向常规化转变,数据分析部门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和应用,改变了以往异常数据识别、推送比较随意、不够系统的现状,实现了日常征管监控工作固定化、常规化?010年,全系统管理员“下户”次数比同期下降?7%,评估户数下降了63%,评估入库税款却提高?30%?/p> 三、数据分析系统税收管理风险控制中的问题与成因 <p>数据的质量不高。企业纳税人申报数据质量不高,错报、漏报和瞒报的问题依然存在,收集数据难度大;地方税收保障平台不完整,录入数据质量不高,可信度、可用性的数据不够,导致内部数据信息采集不完备?/p> <p>分析的手段单一。仅凭申报数据信息,难以反映整体数据概况。如个人所得税申报,尤其是行政机关个人所得税申报,由于不能按时全部申报,数据系统难以对其选择性控制。因此,必须在数据分析系统,建立纳税人的识别号?/p> <p>应用的范围较窄。从数据来源上看,对征管软件的数据应用多,对其它系统的数据、企业端、外部数据应用少。从数据应用的领域上看,在税收日常查询统计、税源监控、纳税评估上分析应用的多,而对税收与经济间关系、税收政策、经济及税收之间的关系的数据分析少?/p> <p>四、完善数据分析系统税收风险控制的措施与思?/p> (一)强化数据审计,提升税务机关内部数据质量 <p>税收征管数据质量是实施信息管税的基础和保障,税收征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是税收信息化的生命力所在。从征管信息化建设和实施信息管税的角度来认识加强税收征管数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按照统一规范、全程监控、层级考核、归口管理的原则,做好信息采集、质量评估、维护管理、质量考核等方面的管理,明确各个业务部门的工作职责,明确采集标准和程序,加强信息采集的审核,严格纳税人报送报表的数据勾稽关系审核,防止异常数据进入系统,严把数据入口关;加强数据的维护,及时发现异常数据,提醒前台操作人员修正,对前台无法修正的错误数据,按照程序提报上级局进行后台清理、校正,逐步清理垃圾数据,切实提高数据质量?/p> <p>(二)加强内外沟通,做好第三方数据分?/p> <p>要在政府的统一组织、协调、指导下,以强化税源控管为核心,以营造法治、公平、有序的税收环境为目标,以涉税信息网络平台的构建为载体,逐步建立起以“政府领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司法保障、社会参与”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综合治税体系,使税务部门更加有效地摸清税基、控管税源,从根本上解决涉税信息不畅、涉税源头控管不严、征管不到位的问题,实现税收征管方式由注重征收管理向税源控管和征收管理并举,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集约化管理的转变。在信息采集过程中,由于纳税人涉税信息繁多,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部采集。应坚持以我为主、工作所需、适度采集,而不应一味求全求多,按照税源管理需要进行采集?/p> (三)多角度分析探索风险发生规律,建立风险特征库 <p>税收风险的发生离不开税收法律法规的执行、税收征管的实践。为此,可以从政策分析、税收分析、案例分析、经验分析四个层面寻找税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源,探索风险发生的规律,构建风险特征库。从政策角度来看,税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等各种规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纳税人的控制难点极可能引发风险;从税收角度来看,利用各种经济和税收入库信息,研究税收的增长和缺口,以及税收的增长和缺口与行业、区域、纳税人类型等方面的关系,可以分析出可能存在税收流失的重点区域;从案例角度来看,根据大量的税收管理案例和税务稽查案例,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可以分析风险在不同行业、不同经营方式、不同经济性质、不同核算形式等纳税人的分布情况;从经验角度来看,根据日常管理中掌握的纳税人情况和积累的管理经验,可以分析纳税人的风险状况?/p> <p>(四)完善数据分析模型,提高风险识别的准确?/p> <p>按照纳税人的行业特点,建立房地产建筑、物流运输、餐饮住宿、广告代理、物业管理等行业风险模型,通过风险行业模型的建设,对纳税人的基本情况、经营情况、涉税动态实时掌控。根据税种管理的特点,建立土地增值税清算、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金融保险、医疗教育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等税种风险分析模型,作为基层管理分局进行税源监控的参考依据。根据国地税管辖范围分工,联合国税建立家电、农机、医药、摩托车、电动车等商业零售对比模型,按月与财政、人保、公安综合数据比对,分析商业零售的税负水平、税负变化、发票使用等情况,掌握纳税人经营情况,实现对商业零售纳税人全程监控?/p> <p>(五)创新运行考核机制,建立风险质量控制体?/p> <p>为保证风险评定的效果,应建立风险评定质量控制体系,对评定过程和结果实施质量控制,特别是使人工赋分趋于科学、合理。建立评定主体和评定程序控制机制。为防止个人知识积累的局限性,保证评定程序的规范性,提高分析工作效率,应当由专业评定团队结合基层反馈的情况经过充分的讨论研究确定赋分方法,并通过一定的流程进行分值的确认和风险级别的确定。建立评定情况统计分析控制机制。根据风险评定的经验积累,设置一些统计指标,对较高风险级别的评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对一些特殊情况进行质疑。制定个人业绩评价制度。为保证个人工作责任心和团队合作水平,制定团队成员的业绩评价制度,根据应对有效比例、户均税款等指标所体现的应对效果来衡量团队成员业绩,并将个人业绩的好坏与绩效考核及其他奖励措施挂钩?/p> ]]></content:encoded> </item> </channel> </rss> <!-- Performance optimized by W3 Total Cache. Learn more: //www.boldgrid.com/w3-total-cache/ Served from: artxiyi.com @ 2024-06-19 22:22:36 by W3 Total Cache -->